您的位置:首页 > 风机 > 通风机

中国风电设备产能占全球60%!核心部件全部国产成本还比国外低

来源:m6米乐在线登录app    发布时间:2025-10-08 04:58:31
商品详情

  10月1日,由三峡集团和金风科技联合研发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三峡领航号完成一体化组装,

  三峡领航号依托三峡阳洲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设计建设,这台16兆瓦超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465万千瓦时。

  9月30日凌晨5时,首支超长叶片从安装船甲板缓缓升起,历经28小时,三支叶片在百米高空全部完成精准对接。

  浮式风电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开发传统固定式风机无法触及的深海风能资源。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大多分布在在水深50米以内的近海区域,但真正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在更深的海域。

  在这个项目中,从锚固缆绳到风机齿轮箱 再到压载控制管理系统,所有关键零部件都实现了100%国产化。

  2024年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

  是全球首次在一个浮式基础上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16.6兆瓦。

  两个项目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明阳天成号是在一个浮式平台上装两台风机,三峡领航号则是单个16兆瓦风机配浮式平台。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910万千瓦,占全球总容量约50%,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2025年,根据在建和核准项目进程推算,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超过1400万千瓦,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现在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叶片制造到风机总装,从海工装备到运维服务,所有的环节都有中国企业参与。

  这种产业集群效应逐步降低了成本。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风电设备的技术设计已经突破工程极限,当前实际运行功率全球领先。

  预计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平均单机容量将增加到11.5兆瓦,而中国制造商已经可提供16兆瓦甚至更大容量的机组。

  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海上风电行业新增8吉瓦并网装机容量,中国贡献了全球海上风电机组60%的产能。

  第一是市场需求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消费需求巨大,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有助于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第二是产业配套完善,中国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从钢材到电气设备,从船舶到工程机械,各种配套都能在国内找到供应商,这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

  第三是政策支持,海上风电被列为推进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领域,各级政府都在推动这个产业发展。

  中国在风机制造方面已经具备先进的技术,在海洋工程、材料科学等基础领域还需要继续积累经验。

  成本是另一个核心问题,海上风电成本持续下降,与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仍然偏高,

  据行业分析,2025年风电行业将进入量利齐升阶段,陆上风电装机有望突破100吉瓦,但海上风电的成本控制还需要时间。

  国际市场开拓也面临障碍。中国风电设备技术先进、成本较低,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仍面临贸易壁垒、标准差异、本地化要求等问题,

  环境影响同样要关注,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可能对海洋ECO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环境,是一个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

  全球有135吉瓦的新海上风电产能等待开发,这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海上风电的竞争力会继续增强,中国在这样的领域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沙戈荒风电

下一篇: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