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电作为清洁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颁布实施,又相继出台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后,我国对包含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明显加强提速。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在对风能资源调查评价和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规定加强完善、风电开发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技术规范已比较健全的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了风力发电的跃进式大发展。但在风电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令人感到担心的趋向和问题。
中国风力发电已经开展了多年,自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2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逐步扩大。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累计装机容量605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五位。2010年,我国风力发电将达到400万千瓦,到2020年风力发电将达2000万千瓦,到2050年将形成3亿~5亿千瓦的装机能力,风电将成为第二大主力电源。但目前仍处于风电建设的初级阶段。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行业经济陷入低迷状态,风电设备制造业却高歌猛进,在国家规划的全力支持下也许会出现跨越式发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不会给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中国风能产业造成冲击,相反金融危机在某一些程度上给中国风电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金融危机从某一些程度上说对中国的风电企业是一个机遇:第一,金融危机很可能加速中国风电装备行业的整合;第二,优势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更优秀的体现;第三,随着政府放松货币政策,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这将有利于大型发电公司集团得到发展电力项目所需的贷款。第四,从政府对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补贴的角度看,由于补贴涉及的资金量小,2006年不到10亿元,去年不超过20亿元,政府不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削减对新能源的补贴,于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不会带来消极影响。
即使目前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前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行业内部的问题和相关制约因素,必须多头并举、协调发展,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风电产业良性发展。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和国产化政策,给风电设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技术上的瓶颈也羁绊着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大型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尚需要尽快突破。在中国,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持续了几十年,除了小型户用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与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外,大中型风力发电设备到今天都没有投入批量生产和商业化运行,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70%,预计可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成本15%,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可使风力发电成本降至0.375元/kWh。如全部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预计可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成本30%,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可使风力发电成本降至0.332元/kWh。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设备中,2004年国产机组只占18%,2005年也只有28%,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41%,仍然被国外设备商控制着市场。2008年“中国制造”比例已超越70%,但大型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有关技术我们仅处于研究阶段。同时,大多数企业为了快速具备风电机组生产能力,购买国外厂商的许可证,本身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所采用的零部件质量很多未经实践检验,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难免与国外主流厂家的设备有不少差距。这给风电场的运行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技术风险。这些设备在国内部分风电场的实际运行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给风电开发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我国将会出现风电高装机容量、低发电量的尴尬局面。据专业的人介绍,国产风电机组可比国外同类型产品成本低约20%,但我国目前只能够成批生产国外10年前主流技术的产品,技术差距还在拉大,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更是薄弱,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当然也因为技术安全性因素和发电上网问题,出现了“只装机不发电” 的怪现象。
即使在装机容量问题解决后,配套电网建设也是个问题。与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建设的热潮相比,与电场配套的电网建设就明显滞后。过去数年,风力发电场在中国不一样的地区快速增加,全国性电网却大多无法延伸到那些地区,而且中国的电网尚未跟上这种迅猛发展的速度。电网公司将不得已承担全国电网连接风力发电场的几乎全部成本。将风力发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比将火力发电厂接入电网更为复杂,因此也更昂贵。而风力发电的电量又不像火电站、水电站那么稳定,非常容易导致局部电网崩溃。在全力发展风电基地的同时,如果不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区域性电网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这种情势下,由于风电供电的不稳定性和区位劣势使得电网建设者不够积极、热心,与风电场火热的建设场面形成了反差,这种局面耐人寻味,也反映了问题所在。
世界各国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就是风能发电的电量比例不能超过总发电量的5%,一旦超过这个比例就会造成电网不稳定,尽管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出现因风能发电造成电网崩溃的事件。虽然我国风能发电的电量还不到总电量的1%,且我国又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但这些规约性条件似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其实,在整个风电发展规划中这又是必须预先仔细考虑好的重要条件。在节能减排、可持续性发展等概念的刺激下,长期资金市场劲吹“风电风”,风能产业获得长足跃进发展,但要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风能产业尚需未雨绸缪、长远着力、协调发展,才可能从整体上推进中国风能开发的有序进步,避免不必要的因诸侯割据而缺乏整体效益的局面。
上一篇:切换在冬季
下一篇:中国能源行业工业产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报告现状分析前景预测研究报告